彭懷祖:《重讀〈雷鋒日記〉——以先進典型研究為視角》
如何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賡續雷鋒精神?怎樣在新時代深化學雷鋒活動?江蘇先進典型研究中心主任、首席專家彭懷祖教授及其團隊,以倫理學基礎理論為學術視角,梳理雷鋒同志的成長之路、分析《雷鋒日記》誕生的歷史背景,明確提出雷鋒精神是“信念堅定、志愿服務、敬業奉獻、持之以恒”,并據此對雷鋒行為的動因展開多維分析,明晰雷鋒精神的國際影響與世界意義。通過辨析“凡人善舉”與“英雄壯舉”“干一行、愛一行”與“愛一行、干一行”“我為人人”與“人人為我”,闡述《雷鋒日記》的當代價值,提出制度保障在弘揚雷鋒精神中的重要作用,提出新時代道德建設必須遵循規律,堅持積極倡導與有效治理并舉,把先進性引領和廣泛性要求有機結合,著力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。
該書既注重雷鋒日記的“原汁原味”,又立足新時代的“社會場景”,強調雷鋒精神的當代價值,闡明當代弘揚雷鋒精神的可行路徑,兼具學理性與實踐性、可讀性與啟發性,適合各個領域讀者閱讀。
作者:彭懷祖,江蘇先進典型研究中心主任、二級教授、博士生導師
該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,著名倫理學專家唐凱麟教授作序。
目錄:
序
前言
第一章 雷鋒的成長之路
一、苦難童年:1940年-1948年
二、翻身解放:1949年-1956年
三、工作經歷:1956年-1959年
四、部隊戰士:1959年-1960年
五、不幸犧牲:1962年8月15日
第二章《雷鋒日記》誕生的歷史背景
一、和平時期:需要召喚雷鋒精神凝聚力量
二、困難時期:需要高揚信念之帆激勵前行
三、建設時期:需要弘揚敬業奉獻促進發展
第三章《雷鋒日記》展現的精神內核
一、道德信念:忠于共產主義事業的人民戰士
二、道德傳承: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時代體現
三、道德行為: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一切
四、道德力量:凡人善舉的杰出典范
第四章《雷鋒日記》體現的行為動因
一、對黨和祖國的感恩之心
二、投身新中國建設的炙熱之情
三、學習英雄人物的激勵之力
四、善行受到肯定的鼓舞之境
第五章《雷鋒日記》的國際影響
一、《雷鋒日記》的翻譯與發行
二、外國人眼中的雷鋒
三、雷鋒精神的世界意義
第六章《雷鋒日記》的當代價值
一、辨析“凡人善舉”與“英雄壯舉”,學習雷鋒精神
二、辨析“干一行、愛一行”與“愛一行、干一行”,弘揚雷鋒精神
三、辨析“我為人人”與“人人為我”,踐行雷鋒精神
第七章 弘揚雷鋒精神的制度保障
一、尊崇英雄烈士,守護精神家園
二、規范志愿服務,促進社會進步
三、崇尚勞動光榮,培育工匠精神
第八章 踐行新時代的雷鋒精神
一、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特征
二、強化雷鋒精神的社會實踐
三、推進雷鋒精神的守正創新
附錄一:《雷鋒日記》選編
附錄二:《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
后記